用語及定義

(以英文開首之字母排列)

Appeal 申訴

守隊隊員對攻隊隊員的犯規行為要求裁判員判以出局的行為叫“申訴”。

Ball 壞球

投手合法投出的球沒有通過好球區同時擊球員並未揮棒。

(注:如球於本壘板前落地再通過好球區,仍算壞球。如球於本壘板前落地後碰到擊球員,則當投球中身處理。但若球於本壘板前落地,擊球員揮棒落空,則算一“好球(Strike)",若將球擊出,則當普通擊球處理。)

Base on Ball 四壞球上壘

擊球員若得四壞球時,可安全進到一壘。

Batter-runner 擊跑員

剛完成擊球向一壘跑進的攻隊隊員。

Bunt 觸擊

不揮棒但有意等球碰棒或用棒輕觸來球,使球緩慢滾入內場的擊球為觸擊球。

Called Game 停止比賽     主裁判以任何理由停止之比賽

Catch 接住

守場員沒有用他的帽子,護具,口袋或服裝任何部分接球,而是在球落地前,以手或手套將球接牢。如球於接觸手或手套後,守場員無法接牢,但球並沒觸及攻方隊員、裁判或落地前,由守場員或其他守場員接牢,則仍算接住。

Dead Ball 停止比賽狀態     根據規則暫停比賽的情況

Fair Ball 界內球

合法擊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何情況均為界內球。(按此顯示圖例)

1. 球停止在本壘至一壘或本壘至三壘之間界內地區。(圖一)

2. 擊球在內場界內地區觸地後越過一、三壘壘位後,從界內地區滾出外場時。(圖二)

3. 觸及一或三壘壘包時。(圖三)

4. 先落在一/二壘,二/三壘的壘線上或外場界內地區時。(圖四)

5. 在界內觸及守方隊員,裁判員身體時。 (圖五)

6. 從界內地區上空直接越出本壘打線時。

Fair Territory 界內地區

從本壘經一、三壘邊線及其延長線直到擋網或圍攔以內的地區為“界內地區”。

Force Play封殺

守場員對擊跑員進行傳殺或對由於擊跑員上壘而被迫進壘的跑壘員進行傳殺的防守行為。

Foul Ball 界外球

合法擊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況時為界外球  (按此顯示圖例)

1. 停止在本壘到一或三壘之間的界外地區  (圖七)

2. 地滾球在經過一、三壘壘位時,從壘位外側界外地區滾入外場或繼續滾出界外地區 (圖八)

3. 騰空球第一個落點在一,三壘壘位後界外地區 (圖九)

4. 擊出的球沒有觸及守場員,直接擊中投手板後,反彈到本壘至一壘或三壘之間滾出界外地區 (圖十)

5. 在界外觸及裁判員,守方隊員或其他障礙物 (圖十一, 十二)

6. 擊球員擊球後,於擊球區內無意再次觸到擊出之球

Foul Territory 界外地區

從本壘經一、三壘邊線及其延長線直到擋網或圍攔以外的地區為“界外地區”。

Foul Tip 擦棒球

碰觸球棒後迅速直接到達捕手手套中并祇接住的擊球為擦棒球。每一擦棒球均判一“好球(Strike)”,繼續比賽。擦棒的擊球如先接觸捕手的手或手套再接觸身體其他部分,若在球落地前接牢,仍算擦棒球。但若先接觸手或手套以外之東西,則不判擦棒球,祇判界外球(Foul Ball)

Illegal Pitch 不合法投球

投手違反下列二項及根據規則8。05之情況下,均判不合法投球。(1)投手軸心腳沒有踏投手板而向擊球員投球。(2)急速向沒有準備好的擊球員投球(根據主裁判斷)。

Infield Fly 內場騰空球

在兩人出局前,一/二壘或一/二/三壘連續有跑壘員時,擊球員合法擊出在內場或內場附近并為守場員輕易接住的界內騰空球(平直球Line Drive和用觸擊Bunt的球不算)。判擊球員出局,繼續比賽局面。但在同樣情況下,若擊出之騰空球并未碰到守場員,球落地後在一、三壘前彈出界外則判“界外球”。如落在邊線外又在一、三壘前彈入界內時則應判“內場騰空球”。

Inning 局

是比賽的一部份。比賽雙方分別因三人出局而交換攻守各一次為“一局”。一方一次進攻為半局。

Interference 妨礙行為

凡影響比賽隊員進行正常攻守活動的行為

1. 攻隊妨礙: 指攻隊隊員對正在進行防守的守場員阻礙或干擾。
2. 守隊妨礙: 指守場員阻礙或干擾擊球員擊球。
3. 裁判妨礙: (a) 阻礙或影響捕手傳殺偷壘的跑壘員
(b) 擊出的界內球在穿過守場員前(投手除外)在界內碰觸裁判員。
4.  觀眾妨礙: 指觀眾於比賽時,走出看台或進入比賽場地而觸及正進行攻守的傳球,擊球或投球。

 (一旦發生妨礙行為即成停止比賽狀態Dead Ball)

Live Ball比賽進行中     處於繼續比賽狀態

Pitch 投球     投手投給擊球員之球 (有別於傳球)

Obstruction 阻擋

守場員沒有持球,也不是在接球而阻礙跑壘員進壘的行為。偽裝觸殺也可算阻擋。

Out 出局

攻隊隊員被取消擊球,跑壘或得分的權利,使進攻隊失去三次機會之一。

Run Down 夾殺     守場員對跑在兩個壘位間的跑壘員進行傳殺的行為

Safe 安全     裁判員對跑壘員合法取得欲佔壘位的判定

Strike擊 (好球)     投手合法投球並符合下列任何情況:

1. 擊球員擊球未中(包括觸擊)

2. 投出之球通過好球區而擊球員並沒揮棒

3. 兩好球前擊成界外球

4. 觸擊成界外球(若為第三個好球,擊球員被判出局及成停止比賽狀態)

5. 擊球員揮棒未中而被投球觸及身體

6. 於好球區觸及擊球員的身體

7. 擊成“擦棒球”(為比賽進行中)

Strike Zone 好球區

在本壘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擊球員肩與腰部上緣之中間水平線,低限在膝蓋上緣之間的立體區域為“好球區”。裁判應根據擊球員自然站立之擊球姿勢判定。

Tag 觸殺

守場員用手或手套牢固地將球握住,同時以身體任何一部分觸及壘包,或碰觸跑壘員的防守行為。(若碰觸壘包或跑壘員時,守場員未曾接牢,又或碰觸跑壘員後,球從手或手套中跌出,均不算觸殺)

Throw 傳球

守場員把球傳送到既定目標的防守行為。“傳球”與“投球”必須分清楚

Wild Pitch 暴投     投球偏離本壘板致捕手無法經正常努力接住